尽管威宁县在总体上已十分贫困(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9元),但草海湖滨社区农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还明显低于全县的平均水平,其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家庭财产只有全县平均水平的74.90%和85.54%;人均粮食产量只有全县平均水平的42.44%,不足160公斤;草海湖滨农户的人均耕地仅0.5亩,不足全县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据保护区1997年村组调查资料显示,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活居住着5435户,23,347人,分属14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千米203人,比威宁县平均人口密度高出99人,1989年至1996年人口年均增长率达1.5%,近年来人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保护区内4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人均年纯收入500元,粮食300公斤)以下。2002年5月,笔者实地进行100户农户抽样调查显示:农民人均年收入在700元左右。
草海周围村寨成人受教育年限只有全县平均水平的70%。根据1998年的统计资料,保护区内有18所乡村小学、6380名学生,其中男生约占62%。尽管对学龄儿童采取强制入学,但是由于贫困原因,草海周围村寨孩童的辍学率仍在20%以上,并以女孩为多。上述指标反映了当地社区发展滞后和人力资源的不足,这会强化社区人口对当地环境资源的依赖。
(二)水土流失与污染问题草海湖周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草海流域内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万吨。由于人口剧增,生态破坏严重,草海集雨区域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5.8%下降到现在的6.9%,每年约有5000吨泥沙冲入草海湖,淤填湖盆。
近年来,如果从野生生物种群,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等鸟类的栖息情况来看,草海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情况似乎得到一定程度的谒制。但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的情况仍不容乐观。草海羊关山和草海中部水质监测点的规定水质类别应达到Ⅱ级水质标准,但据毕节地区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季报显示,2001年第一季度,上述两个监测点的水质为Ⅴ类水标准,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镉及溶解氧等指标不同程度超标;2001年第二季度,上述两个监测点的水质上升为Ⅳ类水标准,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等主要污染指数仍超标,距Ⅱ类水质目标仍有相当距离。
草海湖盆1万多亩农业耕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近年来,随着当地和邻近区域蔬菜消费水平的增加,使草海周围村寨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特别是环湖5000亩耕地改种蔬菜,化肥、农药及农家肥的施用量加大,除植物生长吸收外,大部分随大气降水溶解流入草海。草海湖盆周围村寨密集,近来畜牧养殖发展较快,畜禽粪便处理不当并被溶解流入草海,污染水质,由此造成来自农业的非点源污染。
保护区紧靠威宁县城,虽可依托县城谋求发展,又可成为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基地,但其生态环境也极易受到县城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大了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压力。由于保护区位于县城下游,目前排污沟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城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总量的三分之一直接流入草海,污染草海水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且情况日趋严重。以上原因使草海湖面临县城一侧约3平方公里水面呈富营养化状态,紫萍大量繁殖,水呈黑色,伴有臭味。
(三)社区资源管理体制的脆弱性目前草海社区资源管理体制仍相当脆弱。当前我国物权立法总体滞后,环境资源产权体系不健全,国家与地方法律和各种规定存在重叠和部分冲突,资源管理操作层次上的规则很不健全,社区资源占用者被排除在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决策之外的情形较为普遍。为保证草海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自2001年起,草海实行休渔期制,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为休渔期,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捕捞活动。但根据笔者走访部分农户和有关行政管理机构所记录的资料显示,休渔期中的鱼虾类水产品捕捞、收购和贩运情况还是偶有发生;另外,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措施进展不大;此外还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地方政府和当地社区农户在利用草海作为旅游资源方面进行的经营权隐形争夺,以及在资源开发利用上体现的急功近利思想。这些问题都显示了草海当前环境资源管理及社区发展在体制上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五、草海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特征行为分析
在市场化进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资源的直接占用者之间的利益诉求与行为模式存在差异,在现实中有可能形成各种冲突。目前在草海资源利用的操作层次上,由于地方政府的深深介入,使得博弈结构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改变了资源占用者的预期,进而增加了引发一系列非理性行动的可能性。(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师)
(一)当地社区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