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护
(一)了解污染物进入包气带、含水层的途径及其在含水层的运移特征
1.地下水污染途径的类型
(1)间歇入渗型: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淋滤固体废物堆引起的污染,即属此类。
(2)连续入渗型:污染物随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主要也是污染潜水。废水聚集地段(如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即属此类。
(3)含水层间越流型: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
2.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1)机械过滤:机械过滤作用指污染物经过包气带和含水层介质过程中,一些颗粒较大的物质团因不能通过介质空隙,而被阻挡在介质中的现象。
(2)溶解与沉淀:
溶解:存在于包气带的污染物在大气降水入渗作用下,包气带水在向下渗透时,会将污染物或由其转化产生的可溶物质溶解出未,下渗进入地下水。
沉淀:某些污染物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发生变化,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于饱和度,一些已经溶解的污染物会沉淀析出。
溶解与沉淀实质上是强极性水分子和固体盐类表面离子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如果这种作用的强度超过了盐类离子间的内聚力,就会生成水合离子。
化合物的溶解和沉淀主要取决于①其组成的离子半径、电价、极化性能、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他物理化学性质;②另一方面,它与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水中其他离子浓度、水的PH值和Eh条件密切相关。
(3)氧化和还原:氧化与还原反应是指污染物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电子发生转移,导致化合价态改变的过程。
影响因素:氧化与还原作用受pH值影响,并与地下水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有关。
(4)吸附与解吸:吸附和解吸是污染物在土壤或包气带与水相、气相介质之间发生的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吸附为污染物由液相或气相进入固相的过程,解吸过程则相反。
作用:吸附和解吸影响着污染物与地下水、空气之间的迁移或富集,也影响着污染物的化学反应和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
影响因素:污染物质的吸附和解吸主要与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和污染物质被吸附在固体介质上的固相浓度有关。
(5)对流和弥散:污染物质在地下水中的运移受地下水的对流、水动力弥散和化学反应等的影响。
污染质随地下水的运动而产生的问题,即为对流问题。地下水中的污染质运移还存在着水动力弥散,水动力弥散使污染质点的运移偏离了地下水流的平均速度。这种污染质点偏离了地下水流的平均速度有如下原因:首先,由于浓度场的作用存在着质点的分子扩散;其次在微观上,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和孔隙通道的弯曲性导致了污染质点的弥散现象;最后,是由于宏观上所有孔隙介质都存在着的非均质性造成的。
热点信息: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报考条件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指南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报考热点问题答疑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环评工程师 辅导资料 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