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请问补充碱度能在好氧池的进口处投加NaOH吗?会不会造成微生物死亡?我听说在国内农药废水没有达标的例子,请问有有机磷农药厂废水成功达标了吗?来源:www.examda.com
答:补充碱度应该投加纯碱(碳酸钙或碳酸钠),纯碱除了稳定pH外还可提供硝化菌所需的无机碳源,不宜用氢氧化钠。农药废水处理难度是大,但没有你说的这样严重,要达标处理技术上没问题,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工艺,所谓合适就是尽可能经济有效。
322.本公司A/O处理系统曝气器近期坏了,进行了重新安装,水抽干时发现O池填料上没有膜,A池挺多的,修好后加了干污泥约9立方(水池280方),每天24小时曝气,同时进粪便水和面粉,现20天了SV只有10,放置2小时后也不上浮,二沉池回泥不及时有絮状泥浮在面上,请问如何才能挂上膜?
答:挂膜初期曝气量不能太大,否则很难挂膜,还有一个办法是池水抽干时,就可向膜上喷洒污泥,待填料上污泥稍干时再进水小气量曝气,当然在操作时还有一些具体要求。
323.我们的农药废水水质如下:COD200-2500mg/L;氨氮350-380 mg/L;总磷70-85 mg/L.在碱解时我们投加的是石灰乳,调节pH在8-9之间,但进入一级生化后,pH下降到4-5,一级生化溶氧在1.0-1.5 mg/L之间,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另外整个系统去除率很低,请问有什么好的预处理方法能去除COD,提高可生化性?
答:本废水毒性大,直接用生物处理比较困难,关键是预处理,碱解投加石灰时pH好象要调至11左右,碱解时间要长一些,这样才能提高处理效果。生化后pH下降可能是硝化过程碱度消耗的引起的,如是这样就要补充碱度,投加碳酸钙。提高可生化性方法很多,如在前面设置水解酸化、内电解等。废水磷浓度较高,可采用化学除磷法。
324.刚做了小试验,好氧出水经过混凝沉淀后取上层液(去掉悬浮物,水有点发黄),装在1L量筒中加入臭氧,臭氧机为40G/H,一分钟后,颜色完全去除。再做另外一个,加入了1ml双氧水,试验结果如下:
混凝沉淀原水97 102 108(同一个样品)
臭氧 80 78 82
混凝沉淀 96 115 104
臭氧和双氧水159 175 167
问题:只用臭氧时,COD去除不明显,但B/C比曾经测过为0.7,是否说明对COD去除不太好,但BOD比可大量提高。加双氧水后COD却增加了,不知道何故?
答:用臭氧氧化COD去除不明显是因为氧化后使难生化物质转化成易生化物质,所以B/C比上升,不过达0.7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这样等于所有有机物都是可生化的(因为BOD5只是五天的生化过程)。臭氧氧化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甲醛,如果要提高COD去除率还需加一定量的高锰酸钾,但后面有生化就没必要这样,因为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已为生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双氧水后COD增加不大可能,建议用双氧水+亚铁和二价锰试试。氧化后应增加混凝-沉淀或把生化后的混凝沉淀工序设置在氧化前。不知以后工程经应用的处理规模是否大,对大规模的装置而言,此类氧化法的运行费用太高,不符合运行的经济性。
325.我们试验的是兽药厂的污水,污水的COD为2500-20000mg/L不等,通常混匀后在一万左右,含有大量的ss,色度较高,二沉池出水也显现出深棕色。由于是2000年的工程,大部分设备都已老化,特别是UASB的三向分离器漏气十分严重,因负荷较低也能勉强运行。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前阵子好氧出水可以合格(COD在300左右),运行一段时间后,出水COD会升高了呢?是由于厌氧出水SS较高造成的吗?如果在好氧池前加一个缓冲池,截流住厌氧池跑的污泥,这样会不会有所好转?
答:目前首先应该避免厌氧池污泥进入好氧池,U池漏气与跑泥无关,如果U池无法控制跑泥,就应该设置沉淀池,进水SS高应该在厌氧前设混凝沉淀或混凝气浮。还有U池的容积负荷应该尽可能稳定,对水量调节和污水均质有较高的要求。
326.本污水处理厂,水量30000吨/天,工艺是AO法,以前在污泥处置上用的设备是2.5m带宽的带式压滤机,压出的泥含水率达85%以上。污泥浓缩池出来的泥含率约96%,最低时含水92%.请教怎样才能使泥饼含水率降下来,我们现在考虑更换设备,如:螺旋污泥脱水机,离心机,回转式污泥脱水机等,请给个建议。
答:影响污泥脱水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脱水前的污泥调质很关键,如:药剂的选择和投加量。建议先在污泥调质方面做些试验,同时要控制好污泥浓缩池的运行工况,尽可能提高污泥浓缩效果,并维持污泥含水率的相对稳定,污泥含水率稍有波动,其含固率则会大幅波动,加药量也很难控制的。建议先在运行管理上找原因,如不行再考虑更换脱水机。
327.我在调试一个甲醇废水,COD在1700-2000mg/L左右,(可以调节进水浓度),采用单级接触氧化工艺,(无沉淀池)出水砂滤后排放。现在调试近两个月来,出水水质在700-800mg/L左右,离500mg/L的目标值还有差距,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是9小时,有效容积为240立方米。进水量30T/小时,有何提高去除效率办法?
答:虽然不知道废水氮、磷是否够或运行控制方面是否有问题,但可基本确认的是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不够是原因之一。
328.请帮助分析一个工程调试问题:本工程是国内目前很少采用的生物膜加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COD200~300mg/L,NH3-N20~29mg/L,HRT3.5小时,流量10万方/d,氨氮处理效果一直理想。处理流程是污水经细格栅,沉砂池后进入缺氧池(HRT为30min),然后进入好氧池(HRT为3h)。经过MPN计数,发现好氧池中nitrosomanas和nitrobacter的数量级非常低,无法完成硝化。该工艺主要靠活性污泥去除COD,靠生物膜处理氨氮,所以应该不用担心SRT不够导致硝化菌不宜繁殖的因素。但本工艺其他处理指标都非常好,COD,TSS,TP处理效果都非常好,就是氨氮下不去。来源:考试大网
答:你所说的“该工艺主要靠活性污泥去除COD,靠生物膜去除氨氮,所以不用担心SRT不够导致硝化菌不宜繁殖的因素”,这样的观点我不认同。虽然有这样的说法,实际运行中不会是这样简单的。虽然进水氨氮不高,但好氧池3小时的时间显然不够的,这是主要原因。还要确认TKN是否高,也许氨氮下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有机氮的氨化造成的,当然也要确认碱度控制等基本运行条件。
329.还想针对上贴的内容问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生物膜处理氨氮,活性污泥处理COD的效果。
这个工艺的主要设计人是哈工大的王宝贞教授。去年我们这个工程为深圳市ZF迎接国家环保总局的环保模范城的复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用这么短的停留时间让绝大部分指标都很好的达到要求,就是氨氮下不去。我们有些老师也做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的研究,也有工程实例,除磷的效果不好,但脱氮的效果是很好的。因为我们这个工程效果不好,大家都很着急。所以请详细指点一下。
答:我不否认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有其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的。我认为泥-膜组合工艺不适合脱氮要求高的废水,可以想象,大量碳化类细菌与硝化菌共存在一池,肯定不利于硝化菌繁殖的。也许有人会认为硝化菌主要长在生物膜上的,碳化菌主要长在悬浮污泥上的,实际情况不会象想象的这样简单,它们都生存在同一环境中,泥中膜中都有。主要还是我上次所说的硝化时间不够造成的,应该在后面增设接触氧化或轻质生物滤池。
330.关于MLSS的测定,我查阅了您以前的技术答疑,说不能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因为是考虑到溶解性的有机物和游离细菌。那是否就采用总残渣的方法测定呢?还有您说污泥浓度测定要用100mL混合液在量筒沉降后的污泥来测定,这又是为什么?我认为取混合液直接测定,不需要沉淀。
答:你说得没错,就是用总残渣的方法测定,取100mL泥样测定是测定的规范,这样减少测定误差。由于取的样多,为了减少在水浴的蒸发时间,所以要将污泥沉淀后滗去上清液再在水浴蒸发。
考试大环评工程师站点——值得您收藏的好站点!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环评工程师 辅导资料 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