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日均浓度计算方法和长期平均浓度计算
计算日均浓度方法有保证率法、典型日法、换算法等。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对大多数
污染物都规定了日均浓度的限值。为此,一般还需要预测日均浓度值,以便评价其是否超标。但是,在如何预测日均浓度这一问题上,却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质量标准中注明:日平均系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这就又增加了预测的难度。在实际应用中,预测日平均浓度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保证率法
保证率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a.对任一关心点,根据一年的逐时气象资料,计算其逐时地面浓度,并按日取平均,可得每日的日平均浓度;
b.将一年365天的日平均浓度值,按大小次序排列,确定某一累积频率,例如95%或98%,则对应于这一频率的日平均浓度值即该关心点的日均浓度。
如果累积频率定为98%,就意味着一年之中,该关心点保证357天多(365×0.98)可以达标。
保证率法源于“最佳可行技术”(经济上最佳,技术上可行),对于极少数几天,可采取临时措施,减少
污染物排放。这一方法要求具备一年的逐时气象资料,还应尽可能考虑到一些不利气象条件,对于某些地区,这可能要增加一定的难度。
(2)典型日法
选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污染日3至5天,对任一关心点,按每天的气象条件逐时预测其地面浓度,并按日取平均,然后,取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有取这几日的平均值)作为该关心点的日平均浓度。所谓“典型日”即指择的这几天高浓度污染日。如果有典型日的监测资料,则应按上述作法用监测数据确定。
典型日法有一定的随意性。利用这种方法时,也应注意熏烟、海岸线熏烟、山谷风、城市热岛等不利气象条件。
(3)换算法
换算法是指用长期平均浓度(年或季)预测值按一定比例换算为日平均浓度的一种方法。由于预测值和实测值的误差随着平均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作为基准的长期平均浓度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因此,既使所采用的比例有误差,也可由此得到一定的补偿。
目前的实际预测中通常采用典型日法。 典型日法是利用典型日的气象条件计算日平均浓度,即根据典型日的逐时气象条件,利用扩散模式求得小时平均浓度,然后求其24h的平均值。
必须给出典型日逐时的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所取典型日的每日小时数必需满足GB3095-1996中对1小时平均浓度统计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长期平均浓度:长期平均浓度的计算,通常采用联合频率法。即对于年、季、期长期平均浓度的计算,按气象站观测的逐时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乘以相应气象条件下各污染源的小时平均浓度值,即得相应各点的年、季、期长期平均浓度
概述:水中
污染物迁移与转化主要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
(1) 物理过程(作用)
只对水中
污染物的存在位置变化产生作用,而不对其性质变化产生作用。其主要过程(作用)包括:移流(推流、对流)、扩散(包括紊动扩散和离散等)、沉降或再悬浮,以上过程(及作用)常称稀释混合。
(2) 化学过程(作用)
主要是水中污染物经过不同的化学反应过程(作用),其污染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如:有机变无机、高分子变低分子、溶解物生成难溶物等)。其主要过程(作用)包括:氧化或还原、分解或化合、溶解或再析出、酸碱中和、混凝及吸附等。
(3)生物过程(作用)
水中污染物在水中生物(主要是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其性质或存在位置(状态)发生变化。其主要过程就是水生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利用过程。主要原因是水中生物将某种(些)污染物作为自己的食物及营养(能量)的来源,它们消耗利用了水中的这种(些)污染物,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预测补充知识:河流中污染物的对流/扩散和混合
1.对流(也称移流、推流等)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受到水流运动作用,随水体流动一同迁移的情况。
2. 扩散(包括离散、弥散等)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它包括分子态扩散、水流紊动扩散和水流不均匀的离散等。
3. 混合(也称稀释混合)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分布由不均匀到均匀的过程(作用)。从排污口至水质均匀混合前的水域,称为混合区。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其影响水域的边界(即受排放污水影响水域与没有受到排放污水影响水域相接的边界线)称为污染带(河流、湖库)或污染锋面(海洋)。
由于一般河流的河宽远大于水深,因此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垂向(沿水深方向)容易混合均匀,且水体流动(流速)对污染物的迁移作用要大于扩散。因此,如要进行污染带(或超标水域)预测时,常采用二维模式,在实用水质模型公式中,纵向(沿水流方向)主要考虑对流作用,横向(沿河宽方向)仅考虑扩散作用,垂向一般认为水质分布均匀。
掌握预测水质因子的筛选方法 根据工程分析、评价等级、当地的
环保要求筛选和确定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的水质因子,拟预测水质因子的数目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对河流,可以按下式将水质因子排序后从中选取预测水质因子。
环评工程师考试
环评工程师 辅导资料 技术方法
上一篇: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指导(十三)
下一篇: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指导(十二)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