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工程和环境的特性。答案A、C都不全面
2.D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报告书的内容包括总则、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十个方面。注意区别:环评法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法定内容为七个方面。
3.C
4.A 【解析】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级别的而不是分类别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技术为依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如:排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V类水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5.C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 2.2-2008)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确定计算点、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确定地形数据、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选择预测模式、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个步骤。
6.C 【解析】当Pmax<10%或D10%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评价等级为三级。
7.C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 2.2-2008)主要修订内容之一就是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新导则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8.D
9.C 【解析】本题在于考核大气评价等级确定的因子D10%,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选项B、D,其次要知道是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10.B
11.B 【解析】大气导则修订后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数量的要求没有变化,三级项目监测点原来是1~3个,修订后的导则是2~4个。
12.B 【解析】注意一级评价中Pmax≥80%和D10%≥5 km的条件为“且”的关系,三级评价Pmax<10%和D10%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或”的关系。题中没有给出污染源距离厂界的距离,Pmax又为20%(不小于10%)。首先排除三级评价的判定,其次尽管满足D10%≥5 km的条件,但并不满足只Pmax≥80%的要求,一级评价这两条件是“且”的关系,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为二级。
13.D 【解析】大气导则这次修订细化具体了监测点的布置位置。二级评价项目需布置6个点,其中4个点是在一周360、每隔90的4个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
14.B 【解析】水深小于10m,水域面积5~50 km2为中型水库。
15.C
16.C 【解析】采用排除法,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排除选项D;其次污水污染物类型=1,排除选项A;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6,小于7,判定水质程度为简单。
17.C 【解析】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分为大、中、小河三个级别,划分节点为150 m3/s,15 m3/s。因此据本题所给条件水域可判断为中河。
18.B
19.D 【解析】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20.C 【解析】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 m处应设置一个参照(参考)取样断面,下游按调查范围和敏感点设置控制断面和消减(消解)断面。
21.B 【解析】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由当地环保部门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
22.C 【解析】首先排除选项D,在夜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称为夜间等效声级,用110表示,它不是累计百分声级中所用的测量量;110-在测量时间内有1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150-在测量时间内有5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中值;190-在测量时间内有9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
23.C 【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于2008年8月19日发布,2008年10月1日执行,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内容之一就是:明确了交通干线的定义,对交通干线两侧4类区环境噪声限值作了调整。
24.C 【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内容之一就是:扩大了标准适用区域,将乡村地区纳入标准适用范围。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相关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其中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5.B 【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为2008年5月颁布的标准之一,新修订的标准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要求,本题就是对环境噪声监测要求的考核。
26.A 【解析】首先判定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属于中型项目,就可以判定为一级评价。
27.C 28.D
29.C 【解析】噪声源评价量可用声压级或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声功率级、A计权声功率级,交通噪声属于间歇性噪声应以等效连续A声级为评价量。
30.B
31.C
32.C
33.B
34.B 【解析】本题在考查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 2.4- 2009)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新旧导则的区别)。本项目位于1类区,应按二级评价开展工作;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 dB(A)<3 dB(A),应按三级评价开展工作,根据导则5.2.5“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选项B。
35.A 【解析】工业噪声属于稳态噪声。
36.C 【解析】自上届考试后(2008年5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为新颁布的标准之一,新标准主要修改内容有4项,在复习时首先是要对新标准进行学习,其次是重点关注新标准的修改内容。
37.B
38.C
39.C
40.C 【解析】本题注意两点,首先看清题目问的是不正确的,其次需认真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注意在判定评价等级上新旧导则的区别,正确掌握新导则的判定方法。
41.A 【解析】选项B为旧导则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C也为旧导则的说法,新导则要求分别预测其不同阶段的噪声级。
42.C 【解析】《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适用于连续发生稳态振动、冲击振动和无规则振动的情况。“标准”中规定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10dB,夜间不超过3 dB。
43.C
44.A
45.C
46.D
47.D
48.D
49.B
50.B
51.C 【解析】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下列优先顺序: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与补救措施、重建措施。选项C颠倒了最小化措施和减量化措施。
52.B 【解析】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53.C 【解析】本题为2007年考试真题。
54.A
55.C 【解析】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分为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时期。
56.B
57.C
58.C
59.C
60.C
相关推荐:
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论坛
2012年环评考试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案例分析
2012年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环评工程师 辅导资料 技术导则与标准 模拟试题